联合评级徐阳:债券估值体系的革新和应用——论债券的价格与价值
发布日期:2025-04-18 12:30 点击次数:175
专题:2025中国债市信用风险展望论坛
3月21日,联合资信“合舟共济——经济复苏周期中的信用策略破局与机遇——2025年中国债市信用风险展望论坛”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拉开帷幕。
联合评级估值业务部总经理徐阳发表主题为《债券估值体系的革新和应用——论债券的价格与价值》的演讲。

一、债券估值市场需求分析
当前债券市场第三方估值体系存在以下待优化领域:
交易数据质量不足 数据有效性:部分债券交易存在非市场化行为(如关联交易、协议定价),导致交易数据失真。 数据覆盖度:约60%的信用债日均无成交,低流动性券种估值依赖模型推断,准确性存疑。 估值波动放大市场风险 典型案例:2022年理财赎回潮中,估值波动从机构市场传导至居民端,偏离“市场稳定器”功能,反成风险放大器。 信用定价锚缺失 当前估值过度依赖价格信号,而忽视信用基本面。信用债价值锚应基于信用风险,需融合发行主体长期信用资质判断。二、监管政策导向
政策支持第三方估值市场化竞争
中国人民银行《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管理办法》:明确估值机构准入标准,鼓励技术迭代与服务创新。 中基协《固定收益品种估值处理标准》:要求资管产品采用公允估值,推动建立多元化估值基准体系。监管意图:打破单一估值垄断,通过市场化竞争提升估值准确性、降低系统性风险。
三、联合资信估值体系构建
(一)方法论:点-线-面三维模型
维度 |
定义 |
技术实现 |
点 |
有效交易/报价数据 |
每日筛选3000+条有效基准数据点 |
线 |
收益率曲线族系推导 |
基于Hermite插值法与信用利差分层校准 |
面 |
全市场债券覆盖估值 |
机器学习模型(XGBoost)动态拟合非活跃券 |
核心突破:
引入隐含评级-信用利差映射矩阵,解决同类信用债利差离散度过高问题 建立流动性溢价补偿模型,量化低流动性券种估值折价(二)差异化竞争优势:价格估值×价值估值双轨体系
类型 |
价格估值 |
价值估值 |
驱动因素 |
市场交易数据 |
联合3C评级体系 |
时间属性 |
即时性(T+0响应) |
前瞻性(6-12个月视野) |
适用场景 |
交易定价、日终净值核算 |
长期配置、压力测试 |
波动性 |
高(反映短期市场情绪) |
低(锚定信用基本面) |
实证表现:
回测数据(2021-2023):价值估值指数年化波动率4.2%,显著低于中债综合指数6.8% 超额收益:在2022年市场剧烈波动期,价值估值组合最大回撤较市场基准低1.8个百分点
责任编辑:赵思远
下一篇:没有了 上一篇:没有了
热点资讯
- 2025-03-04吴越:给30年演戏生涯一份意义非
- 2025-03-04业界话低空经济未来:突破技术难
- 2025-03-04文化中国行 | AI诗画二十四节气
- 2025-04-12网传李现和瞿友宁二搭《你那儿几
- 2025-03-04未授权演出又现,琼瑶方面再度发
- 2025-04-12微小说|此后余生不爱你(中)